为什么造芯片这么难?原来不只是技术、资金问
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用了18000个晶体管,占地170平方米,重达30吨,每秒可以进行5000次运算。而现代的CPU只有指甲大小,里面有几十亿个晶体管,每秒可以进行几十亿次运算。
2018年4月,美国宣布对某企业禁售芯片,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,然后自研芯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。
首先,芯片设计是最难的,要在指甲大小的空间里,放上亿个半导体元件,每个元件都是纳米量级。要知道英特尔研发部门有上万人,80%以上都是博士,可见研发难度之大。
其次,芯片制造也很难,因为尺寸太小,需要通过紫外线加工,俗称“光刻”。目前世界上能做光刻机的厂商屈指可数,一台光刻机也是数亿美元,卖这么贵还供不应求。
芯片从研发到标准化生产,花三五年时间都是正常的,这期间需要的研发费用巨大,国外高端芯片厂商研发费用都超过百亿美元。
现在华为、小米、格力都在研发自己的芯片,一个重要原因是:企业有资金可以投入,有时间可以等,并能承担这个风险。
雷军曾经说过:“芯片行业10亿起步,10年结果”。投入10亿资金,芯片研发出来。从市场角度说,需要卖几千万件才能收回成本,如果只卖100万件,那每个芯片平均研发成本高达1000多块钱,会直接亏死。
而且,芯片放到市场上卖,要和英特尔、高通这些巨头正面竞争,是否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,又是一大挑战。
虽然中国芯还有很多要走,不过既然出发了,就离目标更近了一步,希望中国企业能早日用上更多国产芯片。
威廉希尔